2025年6月,貴州省榕江縣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,受持續強降雨及上游來水疊加影響,榕江縣多地出現嚴重內澇與山洪災害。四天內兩次洪峰(6月24日和6月28日)導致縣城70%區域被淹,超10.3萬人受災,4.15萬人緊急轉移,基礎設施嚴重受損。遙感技術因其大范圍、高效的監測能力,成為洪水災害評估和應急響應的關鍵工具,為救援和災情評估提供關鍵支持,成為我們快速掌握災情、制定救援方案的重要“千里眼”!
基于上述背景,本公司利用自有OHS高光譜衛星數據,對此次榕江縣特大洪水災害事件進行詳細的遙感監測與分析。

(圖1 洪災中的榕江縣城 △圖片來源于網絡)
榕江縣位于貴州省東南部,處珠江、長江兩大水系分水嶺,縣城在都柳江、寨蒿河、平永河三江匯聚處,河道狹窄,地勢低洼,形成天然蓄洪池。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來榕江城區不透水面比例不斷增加,綠地率持續減少,生態與城鎮化的沖突在這場洪災中盡顯。

(圖 2 榕江縣地理信息及受災情況)
圖3對比展示了榕江縣城區洪水前(2024年10月31日)與洪水后(2025年7月3日)的變化情況。影像分析顯示:
河流水體變化顯著: 洪水發生后,河流水體渾濁度明顯增高,水面面積顯著擴大。
區域a疑似受淹或淤積: 圖中a區域的影像色彩在災后發生明顯變化,初步判斷該區域仍可能被水體或淤泥覆蓋。
區域b疑似發生地質災害: 圖中b區域的影像特征顯示,疑似發生了山體滑坡現象。

(圖 3 榕江縣城區洪災前后對比 △數據源:OHS高光譜影像)
圖4清晰對比了a區域在洪水前后的光譜變化。我們選取了OHS數據的前15個波段信息進行分析,并以b區域的水體光譜特征作為參照。分析結果表明,洪災前后a區域的光譜特征發生了顯著變化,災后其波譜形狀更接近水體特征,這指示該區域的洪水尚未完全消退。

(圖 4 榕江縣濱河公園洪災前后波譜對比)
此次榕江縣遭遇的特大洪災,再次敲響了警鐘,凸顯了在快速城鎮化背景下,防災減災工作面臨的嚴峻挑戰與重要性。航宇微旗下全資子公司珠海歐比特衛星大數據有限公司依托“珠海一號”衛星星座,利用OHS高光譜衛星數據對榕江縣特大洪水災害迅速展開災情監測。不僅為應急救援提供了“千里眼”般的支持,更為災后損失評估和科學重建決策提供了關鍵數據支撐。
公司將繼續承擔災害應急監測的社會責任,利用“珠海一號”衛星對受災地區進行時空監測,為救援、災害評估等提供重要的衛星影像和數據支持。